西方经济学考研(西方经济学考研科目)




西方经济学考研,西方经济学考研科目

引言

近代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周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20世纪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形成了两大流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它们对经济周期波动有不同的认识。虽然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是多元的,但通常以跨时期替代假设和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为主。

技术创新周期理论

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认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同一种现象。在1934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创新好像是一阵旋风,它造成了毁灭,即对旧的过程的破坏;但它又是创造性的,因为有了创新,经济才能前进。具体来讲,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是牟取利润,尤其是其他人没有看到,或者虽然看到但不敢冒风险投资于其中的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但企业家的创新是需要投资的。资金的主要来源则是银行信用。

他认为,在创新的条件下,经济有扩张又有收缩,但总的趋势是扩张的;总产量有起有落,但总的趋势是增长的。不需要国家的任何干预,市场竞争的调节就可以使经济从旧的均衡达到新的均衡。这种过程是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进行的,经过了3个步骤:为谋取超额利润而进行的创新;为分享这种超额利润而开始的模仿(即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组织形式的推广等);最后是那些仍然采用旧方式的企业为维持生存而不得不进行的适应跟进(创新在全社会的进一步推广或更大规模的模仿)。

于是,创新、模仿、适应引起经济的扩张、总产出的增长,均衡的任何一次破坏也就导致了均衡的任何一次的自行恢复。这一过程被分为两个基本阶段:繁荣和衰退。由创新引起的模仿使经济走向繁荣;一旦创新在全社会普及,赢利的机会消失,经济就会走向衰退。繁荣和衰退的交替构成了经济周期。熊彼特还承认,过度投资行为、失误、投机所引起的破坏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衰退之后还会出现一个病态的失衡阶段-萧条。

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这4个阶段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由于经济领域是广泛的,因此也存在着多种创新:有的创新需要很长时间,有的需要较短的时间;有的创新对经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较大,而有的则较小,并且许多创新会相互依存构成一个较大的、广泛的创新。因此,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存在着长、中、短三种长度不等的周期。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最早研究源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斯·罗伯逊1915年和1916年发表的文章。但是巴罗在一篇试图通过引入资本市场扩展货币周期模型的论文中,考虑进了政府购买等实际因素,从而开辟了偏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早期教条的新思路,此后出现了一系列研究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文章,其作者包括: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1982年)、约翰·龙和普洛塞(1983年)、金和普洛塞(1983年;1984年)。其中,金和普洛塞1983年的文章《实际经济周期》使得这一类的观点最终获得了正式名称。

主要理论假设

以普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为代表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除了遵循理性预期假设、市场出清假设和自然率假设外,还提出了两点假设,跨时期替代假设和货币内在性假设。跨时期替代假设,是指技术冲击的短暂变化所引起的实际工资的较小变化和就业量的较大变化。卢卡斯和拉平在1969年考察了一位在两个时期里既工作又消费的人,通过对他们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分析,得出了在两个时期中劳动投入的多少决定于这两个时期相对工资的大小:一个时期的较小工资增长将引起该人在那个时期提供相对较大的劳动量。

该人对实际工资的暂时变化反应敏感,而对永久变化根本无反应。这个结果说明,个人对实际工资中被察觉到的、小的并按照周期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而这种变化,则可能是由技术冲击所引起的。货币内在性假设,是指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货币与产量之间的关系都表明货币供给是对经济活动做出的反应,而不是相反。例如,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需求会增加,并诱导货币供给作调整反应。因此,货币是产量的内在反应。

技术冲击的经济周期波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为性灾害;关键产品的价格变化;政府法规的变化和生产力冲击。其中生产力冲击被统一归纳为技术冲击。这种冲击包括任何使生产函数发生移动,而不涉及投入要素数量变化的因素。它既属于实际冲击,又属于供给冲击。由于技术冲击具有随机的性质,它会使产出的长期增长路径呈现出随机的跳跃性。

也就是说,若经济受到正面的冲击,它就会在更高的起点上增长;若经济受到负面的冲击,它就在较低的水平上起步。就供给冲击而言,实际产量的变动在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厂商根据总供给的变化来调整产品的数量和工人的数目;工人根据实际工资的变化提供工作的时间。技术冲击对产量造成的影响是持久的,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根源。

卡尔多的非线性函数周期理论

卡尔多试图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而不是字面意义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其中,非线性函数周期理论是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论证经济周期的不可避免性。由于凯恩斯经济学的广泛影响,西方不少学者试图将凯恩斯的理论数学化。例如,根据凯恩斯理论中投资、储蓄和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线性函数,说明国民收入水平上升时,投资和储蓄都会相应的增加,认为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可能是起源于预期不合理所带来的投资与储蓄的背离,也可能是乘数一加速数机制所起的作用。

但卡尔多认为,这种线性函数关系的假设是不对的。无论是投资函数,还是储蓄函数都应该是非线性的。他指出,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是S型的,储蓄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是反S型的,正是这种非线性关系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为投资是现有资本存量的减函数,储蓄是现有资本存量的增函数。所以即使有时二者数量相等,但在经济高涨或经济萧条的不同状态下,二者存在明显反差。例如,经济高涨时期,资本存量大,这时的边际投资倾向下降,而边际储蓄倾向却在上升,使得储蓄大于投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结果经济就从繁荣转向了衰退。

而在经济萧条时期,资本存量较少。边际投资倾向较高,边际储蓄倾向较低,使得投资大于储蓄,结果总需求扩张,经济又从萧条转向了繁荣。他批评简单的乘数一加速数原理,指出它所阐述的不是不切实际的稳定,就是不切实际的不稳定。他特别指出,企业家的能动性会加快投资积累的速度,从而一再冲破诸如由充分就业及资本品供不应求造成的外生障碍。

突变周期理论

突变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本来是在研究生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数学理论,后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研究和社会现象研究。从1979年开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将突变理论引入经济学,用来研究经济周期问题。他们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图标通常都比较复杂,但思想并不深奥。首先,基本上沿用卡尔多的非线性函数理论,建立复杂的S型投资-储蓄——国民收入关系的函数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经济分析,指出当投资增量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国民收入就会偏离原来的曲线,出现跳跃性的变化即突变。最终,强调这种突变常常出现在S型曲线的转折点上,繁荣或危机的出现都是突变的结果。

结语

近代,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周期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其中比较流行的趋势是把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方法引入经济学领域,进而提出新的经济周期分析模型。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察,中周期、特别是长周期对经济的运动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卡尔多强调一种专从内部寻找原因的周期理论,若要使人信服,就要以非线性的投资函数为基础,并且还应懂得实际周期并不一定全是内生性的。正是这种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非线性的特性,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西方经济学考研(西方经济学考研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