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考研(南方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




南方科技大学考研,南方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

2023年3月7日下午,第二场“代表通道”,左起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图)

“这是最近在深圳发生的新的‘春天的故事’之一”。2023年3月7日下午两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前,第二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北侧的新闻发布厅举行,包括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内的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在此与媒体交流。

与薛其坤一同入场的,还有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以及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历时15分钟的采访活动中,三位代表从自身专业背景出发,先后回答了航天、量子和海洋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的历程及其对人才培养的理解。

在谈及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思考时,薛其坤以南方科技大学举例,认为这所创立时间仅有12年的高校,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之一,离不开科教事业发展的机遇,还有对优秀科学家的引育和对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重视。薛其坤还表示,“科研不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还需要强有力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撑。”

新的“春天的故事”

近年来,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备受瞩目。2022年,这所创立时间仅有12年的高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成为深圳本土第一所“双一流”高校。

代表通道上,薛其坤表示,“这是最近在深圳发生的新的‘春天的故事’之一。”薛其坤介绍,南方科技大学的建校,正好赶上科教事业发展,以及深圳改革开放和迈向高质量发展时期。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等政策机遇下,“南方科技大学引育了数学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等优秀科学家,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

自2020年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以来,薛其坤长期关注自主科创能力,以及“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科研氛围的培养,推出过校级科研机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大学生学术推进计划等方面的改革。

2023年2月27日,薛其坤在接受媒体群访时曾介绍,与传统大学人事制度不同,南方科技大学实行教师PI制、教师队伍“准聘长聘制”等与市场接轨的灵活政策。对待青年教师,匹配均等的研究生资源、科研经费和独立实验室。对院士等资历较深的科学家,则通过“团队式”引进模式降低其工作上的不适应。

在前述采访过程中,薛其坤提出,评价基础研究时像产品一样用“量”去数,是从根本上要改变的观念。“如果一个人24小时都在想这个问题,但想了10年还没做出来,就能说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吗?”

除了校长,薛其坤也是中科院院士。此前,他因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闻名学界。

在代表通道上,谈及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理解,薛其坤以这段经历举例,“在四年多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组织了4个研究团队联合攻关,仅参与实验的博士生就有二十多位,制备了一千多个样品,最后才取得成功”。

薛其坤特别提出,除了科学家坚强的意志,科研也需要强有力的人才物力支撑,“以前经济实力没有那么强,即便有奇妙的想法,也只能无奈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薛其坤认为,当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及广东省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和人才强省的建设,“这些举措给科学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2023年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间隙,代表们在会场外小憩。(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图)

“卡”不住的脖子

此次的“代表通道”上,另外两位代表分别介绍了航天事业和海洋建设两大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

孙泽洲曾参与打造嫦娥一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他向在场记者介绍了各大航天器取得的突破。

以月球探测器为例,嫦娥三号突破了着陆自主避障技术和月夜生存技术,“月球着落不再是盲降,探测器也可以在月面工作更长时间”。2018年,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软着陆,代表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进行近距离探测。到了2021年,天问一号则首次通过一次任务,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孙泽洲解释,“国外是从掠飞、环绕、着陆再到巡视逐步实现的,我们是一步跨越发展。”

另外,孙泽洲表示,天问一号在研制过程中,也经历过基础薄弱,没有完整数据、模型和方法的难题,“怎么办?还是得靠自己”。研究团队利用有限的数据构建模型,在地面创造条件进行试验积累数据,“通过反复试验、对比和修正,问题终于解决”。

孙泽洲认为,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中国已经从嫦娥三号的“月球已近、火星尚远”,变成了“火星已近、梦想尚远”。

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则回顾了“海牛II号”的研制历程。2021年,“海牛II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两千多米的深海海底成功钻进231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万步炎表示,1999年,为了解决中国大洋富钴结壳资源勘探的需求,他和研究团队从“零”开始,历时四年,研发出首台海底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实现海底钻机技术“从零到一的跨越”。之后,面对海底多金属硫化矿物勘探、深海工程地质勘察等系列“卡脖子”问题,万步炎和团队又相继研发出海底中深孔钻机、“海牛I号”、“海牛II号”等深海钻机系统。

“从最初钻探深度不到1米,到20米、60米,一直到现在领先世界的231米,我们也在见证中国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装备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超越的转变”。万步炎最后总结,关键技术应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那也是卡不住的”。

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 南方周末实习生 庄泽铃

南方科技大学考研(南方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