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考研(东南考研培训班)




东南考研,东南考研培训班

梁启超曾经感叹:“吾研究中华民族,最难解者无过福建人。其骨骼服色似皆与诸夏有别,然与荆、吴、苗、蛮、羌诸组不类。”[1]他认为福建人的骨骼肌肤不像北方人一样,但与这些的少数民族有不同,其实让梁启超困惑的“福建人”其实是三种不同的族群不断融合结果。一是原住民—南岛语族、疍民与其他;二是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北方迁徙入闽的汉人;三是海上迁徙而来的其他族群。2011年、2012年,在福建连江妈祖列岛先后发现了两县至今8000多年和7000多年的人骨遗骸,分别被命名“亮岛人I”“亮岛人II”。

2013年7月,科研人员在德国提取出了他们的DNA序列,从DNA序列里我们知道了8000年前中国东南海岸线上生活的这一群人跟台湾原住民,和太平洋上最大的海洋族群“南岛语族”是有母系亲缘关系。从这最新的考古发现,“亮岛人”不仅是中国东南沿海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骨,更是南岛族群所发现最早的人骨。印度洋上两个多个岛屿上的海洋族群—南岛语族离开大陆的来到福州这个最后栖息地。8000年前,南岛语族的一支从福建沿海跨过台湾海峡,成为今天台湾岛原住民。

2010年的南岛语族“寻根之旅”活动,再现了“史前东南沿海人民漂流到太平洋诸岛屿”的情景,以实验考古学的方法验证了学术界的观点“史前福建是南岛语族文化发展中心,也是南岛语族航海术和海洋文化的发源地”。

现实生活中的原住民就是文献中最早记载的人,他们叫白水郎等,疍民以舟为家、浮荡语海河之上,以水上作业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体制、形象、语言以及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今天还广泛的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主要在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区域。疍民事中国的海洋族群。他们对航海、造船、以及捕鱼知识的积累是中国知识体系里不可或缺的海洋文化。疍民的经济生活基本上都是围绕这水上活动展开的,主要包括造船、制盐、捕鱼、采珠和运输等。

从汉到三国,闽地的民族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自晋经唐经过几次民族融合高潮,闽低逐渐改变为以汉人为主。进入闽地的汉人主要以两种人群为主,一是戍边的军人,另外一种是历代宫廷派系的失利者。最早的一批军人是汉武帝时期,镇压闽越国叛乱的军人。福建是汉朝末年三国吴国的地盘,吴国对福建进行控制。首先对当地的反叛者进行招安,其次,让北方的军人与当地妇女结合。入闽的汉人时间不同,出发点有别,身份各异,但他们的有一点是相同的,对自己处境不满,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不安分者”。

入闽的人士一方面将北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传播开来,另一方面,也将闽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激昂闽地原住民的经验性知识家以提高和升华。海洋将闽文化区域的民众、物产、文化带到世界上游海水的地方,同样,也将各文明区域的人民、物产与文化聚拢而来。其他的海洋族群,儒阿拉伯人、印度人、马来人、甚至是非洲人等有会随之洋流汇入闽人群体。在福建省的博物馆中,可以看到刘华墓里,陪葬的俑里面的十一个人中有七个俑脸部特征不是黄种人。泉州拥有多元的宗教,多元的墓葬,泉州多元的文化说明,闽地历来就是通过海洋接纳世界不同的人群、不同文化的地方。

明代哲学家李贽,其先祖为阿拉伯商人,李贽身上有十八分之一的阿拉伯人血统。到了明代李贽和众多阿拉伯人一样已经融入了汉文化,成为了汉文化的学习者和践行者。他出生在泉州,在明代那样一个实现海禁政策的时代里,李贽还能看到商人在历史上和现实的重要意义。他城墙在闽地生活,与闽人还有族群的文化个性相当契合,成为了福建的民系中独特的一支。

其实中国浓厚的东南沿海的原住民和不安分的北方汉人以及海上来的族群,经过多元族群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海上东南沿海的海洋族群。他们怀抱者更好的愿望,用生命来一搏。

东南考研(东南考研培训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