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65章 心病还须心药医(第1页)

眼看着朱桢心意已决,此刻百般谏言根本无用,庞师古心急如焚。

事出有因,根本不是无中生有,就算是要严查内奸叛逃之人,也应该隐秘进行,而不是大张旗鼓。

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他更担心,会被某些人借机排除异己,使得朝局混乱,人心惶惶,那才是得不偿失……

“那皇城外聚众求和,该如何解决?”

“让城卫军前去驱逐,必要时可抓捕镇压也可!”

朱桢冷声道:“这样的事情不能容忍,只能出现一次,不能再有下次!”

“内廷立即派人通传吧。”

庞师去欲言又止。

理应温和相劝,但陛下说的也有道理,他谏言也没用。

不知为何。

自从陛下从大宁回来,变得偏激了许多……

他问过随行官员,陛下是在大宁遭受到这一些侮辱,在回来路途也不顺畅,或许是因此而情绪变化。

还有一个原因,是陛下压力太大了。

自回来以后,他几乎不眠不休的在处理政务,这就是一种表现。

“陛下,还请您不必心急,治国是急不来的,龙体要紧啊!”

庞师古劝慰着。

可朱桢并没有听进去,他面色阴沉,咬牙道:“朕绝不会让梁国出现第二个陆正渊……”

心病还须心药医。

他没有心药。

一场大清查在梁国开始了!

此时的朱桢并没有意识到,这更是加重了梁国的乱局!

汴京,是梁国国都,即使在中原也颇有盛名,它并没有魏国都城盛京繁华,却散发出一种极致的厚重感。

汴京城很大,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就是皇城。

而此刻,在内城城门之外,有众多百姓聚集在此。

他们请谏求和!

严格的说这并不算僭越之举,梁武帝在位时,注重民生,更注重民意,他心知百姓言语上达天听难如登天,便在内城城门外安了一面大鼓。

这鼓名为惊皇鼓。

只要敲动此鼓,皇帝就要到此听民意知述求。

自惊皇鼓放到此处,敲响次数屈指可数,而今却响了。

前来敲动的还不止一个人,从十多人到百余人,到现在已有数千人,并且人数还在继续增加!

朱桢所想的背后有人完全是臆想,这完全是自发而为。

在他不遗余力的宣传之下,大宁皇帝这四个字都到了吓哭小孩的程度。

面对这样的人,他们怎么能不惧怕?

这可是陛下亲口说的。

陛下刚去了大宁回来,说的肯定不是假话。

害怕,慌恐。

汴京城是梁国国都,能住在这里的自然是非富即贵。

他们比普通人更惜命。

热门小说推荐
清穿三福晋

清穿三福晋

文案一妖界小公主菀凝一生顺遂过于咸鱼,妖皇一气之下把人踢到下界历练,成了大清一等公彭春的嫡次女(?)。彭春福晋大婚多年不孕,国公府上有原配嫡妻留下的嫡长子,下有被抱养记在嫡妻名下的庶长女。身为继妻...

三线轮回小说

三线轮回小说

三线轮回他们走到绝处,眼前无路,想回头。那他们成功了吗?不知道,故事还没完结。注本文非日更,更新频率为一两天一更。其它完结文,欢迎戳新文...

在杨柳依依的日子里

在杨柳依依的日子里

杨林枫和柳依依,这曾经彼此爱慕的两个人,多年后是否还记得那个怦然心动的午后?往昔的许多人和事,似乎已经忘却了大半。忘掉了过去的好与坏,也不记得故人的恨和爱。时光,似乎把我们抛弃。抛弃就抛弃吧!万物都是时间的家具,用的破旧了自然要被丢掉。然而,我们却又格外的珍惜,只是想把这些仅有的记忆紧紧地抓住,永远的留在脑海。其实还都记得吧,只是不怎么提及。而有的人也还愿意像个拾荒者,在记忆的角落里,寻一些旧人旧事来,在偶尔的时光里,偶尔地回味回味...

叶蓁顾辞

叶蓁顾辞

(穿书+萌娃种田+医术+锦鲤经商发家致富)天才神医竟然穿书了,还成了万人嫌的恶毒娘,外带三个性格迥异的崽崽!孩子恨她,男人嫌弃她,亲戚欺负她?忍?不可能的!莫慌!看她如何洗白自己。姐一个现代人!还能玩不转古代?努力经商开铺子,给崽崽养的白白胖胖,小日子蒸蒸日上,之前避之不及的亲戚纷纷上门。叶蓁承蒙厚爱,小女店面有点多,日后争取开一个一体化的,供大家伙购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