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七章 阎应元论武(第1页)

沈飞看过顾诚《南明史》里对刘宗周的评价“刘宗周不是栋梁之才,他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迂腐、偏狭,毕生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完美,最后终于饿死,刘宗周作为忠臣留名青史的目的达到了,他一生好名,与其说他是以身殉国,不如说是以身殉名”,就是一个极迂腐顽固自以为是没什么能耐的人,成事不足,只要别让他败事就行了。如果刘宗周还不识相,自己有的是办法把他当场无声无息地除掉。

从现场的情形看,崇祯任命阎应元为锦衣卫总旗也是被刘宗周逼得无奈之举,也确实只有作为天子亲军的锦衣卫,又是百户以下的总旗职务是崇祯不必经过任何其他官员推举同意可以直接任免的,崇祯不会满足于此,肯定还会有后续动作,自己就继续旁观吧。

打发走了刘宗周等人,崇祯一行和阎应元走到一边说话去了。在阎应元的介绍知道阎应元之前指挥列阵对战的那些小孩都是辽东和东江镇遗孤,很多全家被后金屠杀或战死,留下一个人侥幸逃脱后被东江镇的兵力救出来才流落到内地。

沈飞知道随行的锦衣卫和阎应元以后都是崇祯的绝对心腹,领导最嫡系的武装力量作为推行“先军政治”进入战时状态的武力保障,崇祯让安剑清通知自己出宫找阎应元的日子就是想让自己也跟过来看看。自己以后也是要挂职到锦衣卫校事营的,先去露个面见见他们混个脸熟也好。就和完颜萍走了出去,对崇祯说:“刘宗周果然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要不要我去给他吃点苦头?保证做得无声无息,让他人间蒸发也可以”。

崇祯说:“只要他无法坏事就行了,真需要用这种手段对付什么人我会通知你”。

沈飞又说:“那卢承业呢,太猖狂了。我可以给他一颗三尸脑神丹,去壳版的”。

崇祯听到这话猛地一惊,说:“卢承业只是慑于刘周宗清流领袖的威势,不敢不听命于他,为人怎么样还不清楚,这种手段还是慎用”。

这几句答让在场的人相当诧异,沈飞语气中连基本的谦词和对崇祯的敬称都没有,对刘宗周直呼其名,评价和建议更是惊人,似乎对卢承业还要用什么厉害手段,崇祯的回答也没有自称“朕”,好像民间一般老朋友之间的闲谈,不知道沈飞是什么人,和崇祯是什么关系。崇祯见沈飞和完颜萍出来了,只能作介绍是请来的“世外高人”,锦衣卫改组后会挂职,沈飞也对在场的锦衣卫打招呼说以后可能要共事,先认识一下。

接着崇祯问起了阎应元考武举落地的原因,显然来之前做过功课,查到过阎应元经历才知道这件事和他人在通州,阎应元说他箭法过关了,只是策论被刷下了,崇祯追问策论是什么题目,他是怎么答的。阎应元说是关于辽东事务没有良将问对策的,他答的可能有些离题,他主张用武举代替文举。说文举考出来的人过于文弱,童生可以只考四书五经,秀才以上乡试、会试应该考历代兵法、武技、骑射、火器。尤其要测试练兵带兵能力,以实战对练结果确定名次。还可以规定,担任地方主官和朝廷大官的人必须要有三年的从军经历,只学习文事的不能担任朝廷大官和主政地方,只能任参谋和幕僚。这样选拔出来的官员实干能力和军事应变能力都远胜于现在的文官,朝廷也不必担心没有将才可用。

阎应元说地捏紧了拳头,两眼放光,和茅元仪谈财政时一样兴奋。在场的其他锦衣卫却听得目瞪口呆,神情非常吃惊,似乎以为阎应元只是没有被录取,没有受任何处分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沈飞却知道这和崇祯的“先军政治”思路非常吻合,果然崇祯兴奋地让阎应元详细说下去。

阎应元接下去说现在最聪明的人去考了文官进士,其次是举人,再次秀才,前三层聪明人去了这些途径。其次经商,做工匠,都比从军有前途,从军做到最高总兵见到文官也要低声下气,豪杰都不愿意忍受这种耻辱。即便有几个文武双全精通军事的人才,也会被掌实权却不懂军事的文官限制掣肘,发挥不出多大作用。这一点作为穿越者的崇祯和沈飞肯定都是深有同感的。

阎应元接着说文官是科举考试出来的,又是流官,文化上大部分是有真才实学的。武将却是世袭职务,时间久了很多都成了纨绔无能之辈。明初的屯田本来是国家财产,现在卫所兵和农民一样,屯田也被私人侵占,等于千万国家军饷被侵吞没了。主张废除武职世袭和卫所兵制,实行定期兵役制。这样才能让天下豪杰为兵将,退役后又加强地方武备,变死水为活水。不过这个方案要实施,就必须先进行一次彻底的人口普查。

崇祯听得非常高兴,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说这样用武举代替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再到军中历练三年才有为官的资格。这样地方官就是一方大将,可以主持当地军备,统计人口抽取壮丁练兵,朝廷再从中选出优异者调集到京师,就不愁边患和没有名将了。

旁边高文彩提出地方官带兵可能会形成割据的顾虑,阎应元说他想过了,只要是流官,家属在异地,就不用担心出现割据。再说这制度是以县为基础,一县的人力物力即便知县有割据的野心也没有实力,和唐代节度史不一样。

也因为是流官经常变动,知府、巡抚、总督之间没有什么长期深厚的关系,即便督抚想割据下面的州府县也不会听他们的。而且只有其他地方弱,一个地方武力强才可能坐大成割据,只要各地军事实力都强,一个地方反叛割据也绝不是全天下的对手。“与其使天下皆弱,不如使天下皆强”,这句话让崇祯连连叫好,高文彩也觉得阎应元的分析无懈可击。

阎应元又提出想过在京城和地方分别设立武校,请熟读兵书和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当教师系统培育将帅,远胜现在将帅大多是自学成才。说最钦佩当年的戚继光,称他是文武双全,阵法器械都精通的奇才,当然是尊称“戚少保”。感叹当年如果有武校制度,戚帅的本领传授年轻学生,再培育出百多个年轻将帅代代相传,现在也不至于窘迫到缺将可用。

这时沈飞突然插嘴说:“我看到过论文,军校戚继光在蓟镇时办过,从军中选拔学生,三年一届,毕业后再派回到军中,只是制度没有传承下来。查查蓟镇史料应该能查到”,崇祯马上会意,对沈飞点了点头。其他几人虽然对沈飞直呼戚继光名字和“论文”、“军校”、“毕业”这些名字有些奇怪,不过大致意思也能明白,估计是崇祯请来的“世外高手”脾气有些古怪,也没说什么。

崇祯称赞阎应元大才,说恨不得马上让他当兵部尚书,至少也是提拔成锦衣卫指挥使。阎应元苦笑说那样他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还不如当一个总旗自在。崇祯说任命阎应元为总旗,但是他不能真的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区区总旗。总旗本来领兵五十人,特许他领一百人,这一百人让他自行招募豪杰,把这一百人都训练成阎应元那样的将才,每个人再各带百人,就相当于一支万人的精锐之师了。阎应元明白练出这支精锐,崇祯就有了实力镇住反对意见,提拔自己实施自己的计划了,语气激动恭敬地谢恩。

崇祯又让阎应元明天以总旗身份移驻昌平,以免在这里被本地人干扰,承诺明天就从内帑里拔出五万两白银,再裁减锦衣卫,省出十五万两来,也陆续拨给他。这二十万银怎么花完全由阎应元自己定,别人不干涉。要他在两个月里训练出百人精锐,两个月以后他要用。

沈飞又插嘴说:“二十万两不必省了,从我那里多拿几串珍珠出手很快就能凑齐”。

阎应元想了想,说练兵最好从少年开始,不过如果有急用,也可以招募现成的技艺精熟的百多名壮士练出来,他年轻时曾随父亲闯荡四方,结交过不少豪杰,燕赵草野间有很多壮士,只要让他选择,别说百人,一千人也找到得,再经过严格训练,就能成为所向披靡的铁军。

崇祯又交代高文彩回去以后调拨二十个锦衣卫校卫听众阎应元调遣,明天跟阎应元一起去昌平,这两个月里随时辅助他。高文彩低头领命。

沈飞突然说:“今天说的话是天大的事情,我保证方圆两百丈范围里绝对没有人偷听,两百丈范围外听不到。必须严格保密”。

崇祯重重地点了点头,对一行人说:“沈先生的话都听明白吧?今天所说的言语和事情,严禁泄露一个字,否则严惩不贷”,一行人郑重答应。

想到阎应元说到去民间招募壮士豪杰,沈飞忽然心中一动,转头对阎应元说:“阎总旗,你说草野之中多壮士,我听说就在通州附近,有十二个响马出身的豪杰,极擅长骑射之术,他们为首的人叫商敬石,传闻无误吧?如果能把这十二个豪杰招入锦衣卫,就是极大的助力”。

崇祯也眼前一亮,想起来了这批人。这本来是《明季北略》里记载的一件事,历史上明年已巳之变,后金大军杀入关门时,有六百后金骑兵在通州遭遇了商敬石为首的十二个响马的狙击。十二人在和后金骑兵弓箭对射中箭无虚发,追着后金骑兵打,随手接过对方射过来的箭矢又射了回去,射杀了三百多个后金骑兵,杀得敌军溃逃,十二人毫发无伤。这则记载相当离奇,本来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不过这里是《碧血剑》武侠世界,崇祯也不能确定真假,也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阎应元。

阎应元重重地点了点头,说:“沈先生说得不错,确实有这批豪杰,商敬石他们十二骑个个都是骑箭功夫绝顶的神箭手,每一个射术都远胜于我。他们也确实有立功报国搏个出身前程的心愿,不过招募他们有一个难点,他们提出只要官府和朝廷将士中有人射术胜过他们,他们才愿意投效,或许是他们心高气傲,或者他们只想显显本事待价而沽,免得投军后让人看轻。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可能,要找出射术胜过他们的人却是千难万难”。

沈飞哈哈一笑,说:“我们夫妻月前在辽东采集药材,经常遭遇建虏骑兵,在几次射杀团灭了几百人以后,他们见了我们都吓得远远跑了。我们也想去见见商敬石他们十二人,比比箭术。如果胜过了正好把他们招募过来日后共事,即便不胜也能结交他们这批豪杰”。

沈飞让阎应元取来弓箭,和完颜萍每人表演了一下连珠十二箭,射下来一群麻雀,引起一阵喝彩。沈飞最后一箭射到一棵树上,众人上去看时,箭头钉着一只苍蝇,这是沈飞在一部电视剧里看到的情节,顺手借用了显示箭术,除了已经有心理准备的崇祯,震惊了全场。

热门小说推荐
李南简恒

李南简恒

李南的男朋友,属实是山沟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全家人指望他出人头地。可李南奔着是要跟宋举阳结婚去的,省吃俭用给他赚学费生活费,等他一毕业,就要把她踢开?本着各取所需,她转身嫁给相亲男。本以为婚后会过着相敬如宾搭伙过日子的普通人家生活。婚后她发现,她这个老公能帮他摆平很多事?直至某天她看着出现在媒体上的男人,竟和自家老公一模一样?财阀大佬?简氏总裁?还是凤凰渣男的总裁!...

曹操是我爹[三国]

曹操是我爹[三国]

文案原名三国之曹孟德之女不求上进母胎单身多年的外科医生曹欣在一台十几个小时的开颅手术之后昏睡醒来,就被一个妇人紧紧抱在怀中,差点儿窒息。妇人却一无所觉,伤心欲绝的对着一个个头不高的大胡子大喊曹孟德,欣儿没了,我再也不想见到你,和离!大胡子一脸悲伤道阿姊莫闹,孟德此生只有你一位正妻。曹孟德?天下还有谁敢叫曹孟德?曹欣瞪大了眼睛,然后就看到这二人围着自己,都是热泪盈眶!穿成曹操跟原配丁氏不存在的女儿,曹欣看着自家老爹的脑袋,努力克制住蠢蠢欲动的手,警告自己此生只要不打他脑袋的主意,不死就是躺赢了。此生父母双全,何须上进?爱女平安,爱妻丁氏也不闹着和离了,为此曹孟德将其视若珍宝,疼爱有加!任何要求都满足。爱女虽然闹腾,但是每次闹腾之后,往日求而不得的人才就直接投奔而来。直到某一日,爱女拽着一个白衣少年郎,说要嫁给他。曹孟德看到自己求而不得的人才,控制不住的大吼一声不可!孟德之爱女,此生不嫁人!招赘!ps男主赵子龙,因为他长的帅!但是不会太早出现。内容标签天之骄子随身空间种田文历史衍生轻松主角曹欣,赵子龙┃配角丁氏曹操┃其它一句话简介穿成曹孟德之女,直接躺赢了!立意始于颜值忠于人品vip强推简评孤儿出身的外科医生曹欣死后穿成史上不曾出现的曹操嫡女。生来多病的她拥有了会无条件宠爱她的阿母丁氏,以及情绪多变,别扭但也纵容她的阿父曹操。身处乱世,又体弱难养,为了活下去,曹欣拜师华佗,在系统的帮助下开始了自救救人甚至救世之路本文风格轻松,故事温馨,亲情表达细腻感人。作品以女主的视角带领读者细细欣赏曹操曹家众子弟蔡文姬郭嘉赵云等一众历史风云人物的魄力及魅力,情节有趣,节奏舒爽,阅读感颇佳。...

大明第一太子

大明第一太子

洪武元年,奉天殿上,龙椅上的明太祖朱元璋一挥手,礼部尚书捧起册封诏书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长子朱标,为皇后所出,宗室首嗣,天资粹美,品格贵重,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q群805687401...

宿主总是爱掉线

宿主总是爱掉线

慢穿1V1系统才是主角某位女星盗头子和宿敌同归于尽在虫洞中后,秦沙醒来后变成了一个高端穿越智能系统而且宿主正是宿敌。星盗头子以为自己可以完美的假装是个系统,然而宿敌宿主每每出场不到三章就翻车了。秦沙忍住,我是个没感情的系统!在宿敌第三个世界依然无故翻车之后。秦沙暴躁了你还是别出场了!要你何用?向原策以为自己绑定的是个假穿越系统,然而他错了这系统不止是假的,还是他的宿敌!这宿敌天天想弄死他自己上位当宿主怎么办?急!在线等!群号499069113...

忆末灰雪录

忆末灰雪录

索菲亚泽金是一个位喜欢写笔记的历史学家,总是美名其曰记录。同时这对她作为一个法师来说也是个好习惯,自从当上冒险者以后每天都要花上一个小时来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总有一天这支冒险者小队可以游历整个阿图尔塞大陆吧,到那时这笔记就润色一下出版成小说用来养老。哈?怎么还有神祗亲自下场抄现在都这么卷的嘛!展开收起...

清穿之四福晋是条美人鱼

清穿之四福晋是条美人鱼

清穿之四福晋是条美人鱼由作者火醉酒香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清穿之四福晋是条美人鱼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