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关宁曾在户部轮值过,即位之后又让薛庆整理过户部账目,并详细看过。
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南方本为经济繁荣之地,无论是农耕还是商业都发展的极好,可能某个府的财政都要超过北方的一个州,可实际上,朝廷的税收大多来源于北方。
这也是大康到了后期国库无钱无粮的原因。
其实从开战之初,隆景帝就派人到南方征粮,直到了末期才征集到,结果还没有运来……这也足矣说明了一些问题。
“说一说。”
关宁很有兴趣的问道。
“是。”
钱大富开口道:“从跟了您以后,我就不算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也多注意到了这方面的情况。”
“在南方,士绅商是一体的。”
他沉声道:“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土地,南方土地肥沃,水利丰富,产出良好,有时两州丰收,则天下粮足,但那里土地兼并严重,很多私民良田都被地主乡绅收拢到个人名下。”
关宁点了点头。
一个王朝走到末期,这种情况不可避免。
就拿京郊的土地来说,很多私田都被那些勋戚们抢占。
这就是土地兼并。
身份和地位的差距让那些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把土地夺走,百姓只能被迫租田而成了佃农。
南方也存在这种情况,只不过主体变成了地主和乡绅。
钱大富接着道:“地主和乡绅有了土地当然也要缴税,但他们有一个办法,或者说是通过了一个律法的漏洞,合理的避税!”
“大康律法,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拥有特权,其中有一项就是免除赋税和徭役!”
关宁面色微沉。
其实不止是在大康有这一项律法,在魏国和梁国同样也有。
封建王朝,统治者为了获得更多人才的支持,便给了读书人这一项特权。
为什么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说。
这就是主要原因。
学而优则仕,考取了功名,便不用纳粮。
这看似是一件好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因为读书人大量增加,便出了问题。
士绅形成的原因就在于此,这个特权创造了士绅阶级,让白手起家的读书人成为了地主。
这些地主把地挂靠在这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享受着这种无成本的私产,然后再培养读书人,这就形成了士族,进而获得持久的经济实力。
一个权利闭环就形成了,读书,当官,地主,士绅,乡绅,读书。
最关键的是他们不用纳税!
明明是大户,却不用纳税,财富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钱大富没有继续详说这个事情,他知道关宁也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他又接着道:“而由于特殊的地域和稳定的环境,使得南方的商业比北方发达,商人因地位低下,相互抱团便成了商帮,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商帮便跟士族也勾结在了一起,士族得到商帮的财力支持,而商帮得到了士族的政治支持!”
这种情况关宁已听薛怀仁详细说过。
...
文案一妖界小公主菀凝一生顺遂过于咸鱼,妖皇一气之下把人踢到下界历练,成了大清一等公彭春的嫡次女(?)。彭春福晋大婚多年不孕,国公府上有原配嫡妻留下的嫡长子,下有被抱养记在嫡妻名下的庶长女。身为继妻...
三线轮回他们走到绝处,眼前无路,想回头。那他们成功了吗?不知道,故事还没完结。注本文非日更,更新频率为一两天一更。其它完结文,欢迎戳新文...
杨林枫和柳依依,这曾经彼此爱慕的两个人,多年后是否还记得那个怦然心动的午后?往昔的许多人和事,似乎已经忘却了大半。忘掉了过去的好与坏,也不记得故人的恨和爱。时光,似乎把我们抛弃。抛弃就抛弃吧!万物都是时间的家具,用的破旧了自然要被丢掉。然而,我们却又格外的珍惜,只是想把这些仅有的记忆紧紧地抓住,永远的留在脑海。其实还都记得吧,只是不怎么提及。而有的人也还愿意像个拾荒者,在记忆的角落里,寻一些旧人旧事来,在偶尔的时光里,偶尔地回味回味...
...
(穿书+萌娃种田+医术+锦鲤经商发家致富)天才神医竟然穿书了,还成了万人嫌的恶毒娘,外带三个性格迥异的崽崽!孩子恨她,男人嫌弃她,亲戚欺负她?忍?不可能的!莫慌!看她如何洗白自己。姐一个现代人!还能玩不转古代?努力经商开铺子,给崽崽养的白白胖胖,小日子蒸蒸日上,之前避之不及的亲戚纷纷上门。叶蓁承蒙厚爱,小女店面有点多,日后争取开一个一体化的,供大家伙购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