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1章 第犯颜直谏的巍徵7(第1页)

学术成就

魏徵在贞观年间为唐朝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在史书编纂方面。自贞观三年(629年)起,他奉命总撰唐初八史中的五部——《周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和《隋书》,其中《隋书》由他主修,并亲自撰写了序论和《经籍志》。魏徵的修史工作不仅力求“直笔”,即保持历史记录的真实性,而且对各史进行了大量的编辑和改进,以确保其内容简明而准确。最终,在贞观十年(636年),这几部史书得以完成,并获得了“时称良史”的美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隋书》中的《经籍志》是魏徵亲撰,它正式采用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并首次将史部作为一个大类独立出来,这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提升了史书的地位。除了修史,魏徵还致力于整理和保存文化典籍。鉴于隋末图籍散失严重,魏徵奏请校订四部书,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通过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校对和抄写,几年后秘阁的图书收藏变得完备,这对于书籍和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另外,魏徵根据李世民的要求,整理历代君王治国方略资料,从五帝到晋代的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书中提炼精华,于贞观五年(631年)完成了《群书治要》五十卷。这部书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评价,并被赐予诸王,以便他们从中学习治国之道。由于魏徵编撰此书时参考了许多现已失传的古籍,《群书治要》成为了解这些散佚文献的重要窗口。

在礼仪制度方面,魏徵与长孙无忌等人一起撰成了《大唐仪礼》一百三十篇,进一步规范了唐朝的礼仪,促成了“贞观礼”的形成。他还编成了《类礼》二十卷,重新整理了《礼记》的内容,使之更加条理清晰,受到李世民的高度赞扬。

此外,魏徵还有其他着作如《谏事》五卷、《祥瑞录》十卷、《烈女传略》七卷、《时务策》五卷等,以及与高士廉等共同撰成的《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尽管部分作品已经失传,但魏徵留下的丰富着作为研究唐代历史和政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的学术成就和他的直言敢谏一样,都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文学创作

魏徵作为唐朝初期的一位重要谏臣,其文学创作紧密围绕政治主题展开。尽管他的文学作品传世数量有限,《全唐诗》和《全唐文》中收录的他的作品却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素养,并且多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在《全唐诗》中,魏徵有34首诗歌被收录,其中大部分是祭祀乐歌,共30首。根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在贞观六年(632年),魏徵奉诏与褚亮、虞世南等人共同为宫廷仪式创作了这些乐章。这些乐歌主要用于朝廷的重要祭祀活动,它们以素雅庄重的语言表达对神灵的敬意,营造出庄严的氛围。例如,《舒和》为七言四句,《大明之舞》则为四言二十四句,其余大多为四言八句,这些乐歌不仅体现了魏徵的文学才华,也成为了研究唐代祭祀礼仪的重要资料。

魏徵的文风不同于当时流行的浮华风格,而更强调实质内容。例如,《奉和正日临朝应诏》一诗描绘了贞观时期朝廷和社会的繁荣景象,反映了新王朝的活力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愿意为国效力的决心。又如《述怀》这首诗,回顾了自己从侍奉李密到加入李唐的经历,表达了对李渊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魏徵的作品通常都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志向或叙述个人经历,而不是无病呻吟。

总的来说,魏徵提倡“文质并举”,即形式和内容同样重要,反对过于追求辞藻华丽但缺乏深度的文风。这种态度对于矫正初唐时期专尚骈俪(即对偶工整、辞藻华丽的文章)的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一种良好的示范。魏徵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倡导朴实文风、回归文章本质的重要人物之一,这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历史评价

魏徵作为唐朝初期的关键人物,其忠诚、直言不讳的谏诤精神以及卓越的政治智慧赢得了当时及后世的高度评价。李世民多次公开赞赏魏徵,认为他不仅在贞观之前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贞观之后更是尽心竭力,以忠正之言匡扶自己的过失,使国家安定繁荣,边境安宁,年丰时和。李世民将魏徵视为自己的一面明镜,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并因魏徵的逝世而痛失了一位能够指出自己错误的重要辅佐。

除了唐太宗李世民之外,其他历史人物也对魏徵给予了高度评价: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称赞魏徵总是怀着谏诤之心,耻于君主不及尧舜,臣子不如魏徵,表达了对魏徵高远志向和不懈努力的认可。

-长孙皇后赞扬魏徵能用正义约束帝王的情感,称他是真正的国家栋梁,同时鼓励魏徵保持这份赤诚之心。

-隋唐时期文学家褚亮评价魏徵是圣主贤臣,能在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得到重用,展现出非凡的忠诚和服务能力。

-陈子昂提到唐太宗之所以德行高于三王五帝,正是因为能容纳魏徵这样的直谏之士,开启了直言之路,广开纳谏之门。

-元稹强调了魏徵谏诤的重要性,指出即使是最明智的君主也需要像魏徵这样智勇双全的大臣来辅助决策。

-五代史学家刘昫、赵莹等认为魏徵的智慧并不亚于古代圣贤,他的贡献在于遇到了合适的时机和明君,得以施展才华,保护百姓。他们还特别提到了魏徵谏议的深度和广度,认为其言论可以作为万代王者的法则。

-宋祁、欧阳修感叹君臣之间的默契不易得,即便如魏徵这般忠诚且睿智的大臣,也难以避免受到猜忌和诽谤,但魏徵的正直和勇气仍然被广泛赞誉。

-韩琦高度赞扬了魏徵的谏诤精神及其对于仁义之道的坚持,视魏徵为理想的臣子典范。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和爱新觉罗·玄烨(康熙)都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魏徵作为大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调了明法度、训国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认可了魏徵在历史上留下的良好声誉。

综上所述,魏徵以其无私无畏的精神和对国家的深刻理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政治家之一,其事迹和思想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热门小说推荐
穿成锦鲤爽文对照组后我爆红了

穿成锦鲤爽文对照组后我爆红了

姜杳生第三胎的时候差点丧命,却在生死时刻觉醒,原来自己生活在一本小说里,而且是一对锦鲤CP的对照组。ampampbrampampgt  就是专门对照和衬托主角的反面人物。在这本书里,拥有锦鲤好运的主角是傅顷的大哥傅封和大嫂苏央。...

晚明

晚明

关于晚明天启七年(1627)元月,新即位的后金汗皇太极派遣大军侵入朝鲜,击溃东江镇,逼迫朝鲜签订兄弟之盟,二月澄县民乱,陕西大地危机四伏,四月后金军回到沈阳,对辽西虎视眈眈,宁锦大战一触即发。各地灾乱频仍,官绅勾结,无数不堪压迫的农民逃离家园,土地荒芜,走过259年的明王朝内忧外患,大乱将起。就在此时,一个脸皮极厚的办公室主任,和一个只会写程序的宅男技术员,两人赤条条来到末路的大明。单主角,一正一副。...

诸天为王,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

诸天为王,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

一朝之间,穿越成了庆国太子,为王之路,注定布满荆棘。所幸,金手指在身,欧皇附体,发发暴击,金色传说。李淳罡传承加身,一剑开天门令四顾剑为之拜服。招募令在手,无数历史名臣猛将纷纷来投。一路走来,他立钱庄,治水患,整军伍,收南诏,灭西胡,平东夷,征北齐。孤身入太极殿,百官拜服,庆帝亦只能退位让贤。而当他登基为王,统一天下,成为了天下共主之时,一切才刚刚开始!...

小可怜被赶出门,司少抱着日日宠

小可怜被赶出门,司少抱着日日宠

关于小可怜被赶出门,司少抱着日日宠安云熙眼中的许知知爹不疼,娘不爱,只会扮可怜,装白菜,彻彻底底的捞女一枚,迟早要被江家赶出门去!然而等了一天又一天,许知知还是稳坐江家大宅,一面吃虾一面懵懂她为什么要走呀?老公爱,公婆疼,肚子里的乖孙还没出世,一亿元和三百平江景大平层就写在她名下。江司辰一脸温柔知知,不要理会那些妖魔鬼怪,我再给你剥一个!...

权游之骑士荣耀

权游之骑士荣耀

千年家族在这块大陆上随处可见,古老的传承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也直接导致制度的僵化,血统才是登上高位的基石。一个猎人的后代要如何登上权力的高位,获得参与这场盛宴游戏的资格,是那被阉割得面目全非的金手指,还是对未来有限的认知,又或是那摸不着看不到的运气?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权游之骑士荣耀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朕醉了

朕醉了

学好琴棋书画,走遍古今都不怕。古代闺秀陶醉一朝穿越到混迹街头的太妹身上,成了暴发户和小三的女儿。不仅有小跟班,还有一身桃花债。阴差阳错间,陶醉不得不选择跟豪门公子假结婚。什么?还要她扮演悍妇?她是闺秀千金好不好!揣着琴棋书画技艺和过目不忘的本领,陶醉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现代之旅。...